|
武汉律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规范涉企案件审判执行工作通知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防止司法不当干预企业经营,最高人民法院于2025年4月27日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一文件聚焦涉企案件审判执行中的突出问题,明确了多项具体要求,旨在构建更加公正、透明的司法环境。 规定》提出,各级法院在审理涉企案件时,必须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坚决杜绝“以刑代民”或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的发生。例如,在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件中,如果负责人被指控涉嫌犯罪,需审慎适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并且在确需逮捕的情况下,必须全面评估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这一举措得到了武汉律师界的广泛支持,他们认为此举能够有效避免因过度执法而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打击。 此外,《规定》还特别强调了规范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重要性。文件指出,严禁超出实际涉案金额范围进行财产查封,并提倡采用“活封”等方式来减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对于涉及企业核心资产如基本账户或关键生产设备的情况,则要求事先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才能实施相关措施。这不仅有助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也体现了司法机关对市场经济规律尊重的态度。 针对失信惩戒机制,《规定》提出了新的方向:当企业由于临时资金周转问题无法及时履行债务时,可以给予一定期限作为缓冲期;并且鼓励探索建立信用修复体系,一旦企业完成整改并履行相应义务后,应及时将其从失信名单中移除。这样的灵活性安排既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理念,也有利于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为了确保上述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规定》还特别设立了审判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一方面,通过设立专门的涉企案件评查小组定期检查案件质量;另一方面,要求各地法院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处理此类案件,同时降低企业参与诉讼过程中的经济负担。武汉律师协会对此表示赞赏,认为这是提升司法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一步。 总体而言,《规定》是中央关于“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它不仅纠正了个别地区存在的司法地方化倾向,而且有助于预防因不当执法行为引发的企业停工停产事件发生,从而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随着这些新规定的逐步落地生根,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中受益,共同营造出一个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 |